第51章 新生领袖_红楼之贾玉京
笔趣阁 > 红楼之贾玉京 > 第51章 新生领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1章 新生领袖

  第51章新生领袖

  距离山门不远的一座临风亭中,刚刚审完卷子的众位教授们,正在这里商议新生的分班问题。

  新来的学生年龄不一,学业水平也有高有低,肯定要分开来教学。

  透过稀疏的松竹,他们将下面发生的一幕都看在眼里。

  山长唐纶笑着对众人说:“咱们书院,还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场景啊。

  少年风华、书生意气,真是让我这老朽羡慕啊。”

  沈岩拂须笑道:“这个孩子也太胡闹了,东流怎么还让他们去了。”

  唐纶摆手说道:“他们又没有违反院规,又有何不可。”

  内舍的一名教授百里玄笑道:“盛名之下无虚士,沈老您这外孙当真是不简单啊。”

  另一名内舍教授赵普也感叹道:“咱们凤凰山这次真的是来凤凰了。

  刚才的场景像不像百鸟朝凤。

  幼凤初鸣,百鸟相随,领袖群伦啊。”

  沈岩听不下去了,他赶紧摆手说道:“你们千万莫要再如此说了,小小孩童怎能当此夸赞。”

  唐纶也道:“贾琼才情我等皆知。

  越是如此我等越要严格教导,千万不要让他生出骄纵之心。”

  赵普说道:“山长放心,我等都明白。

  贾琼的文章大家都看过了,基础很扎实,见识也远超凡俗。

  但是,还有需精雕细琢之处。

  我看就让他直接进内舍吧,交给我来教。

  我一定严格教导,沈老您看如何。”

  沈岩还没说话,百里玄先打断道:“且慢!贾琼主治的是春秋,应该由我来教才是。”

  赵普不以为然的说道:“我虽然主治易经,但也精通春秋。

  再说我是洪武二十五年二甲第十名,教贾琼有何不可?”

  百里玄气愤的说道:“我虽然殿试排名没你高,但我是浙省乡试经魁,贾琼理应跟我学春秋才是。”

  其他几名外舍教授互相看了一眼,明智的没有加入战端。

  人家两个内舍教授都是二甲进士出身,是前几年山长花了大力气请来的。

  他们这些举人出身的,根本没办法跟人家竞争,虽然他们五个之中也有乡试经魁。

  这时唐纶发话了,“你们不用争了,贾琼的文章还进不了内舍,还是按规矩先入外舍吧。

  等他升到内舍,伱们两个就一起教吧。

  不用怕他学不过来,咱们这小神童可是有张松之能的。”

  却说书院的二百多学子一起说说笑笑的下了山,来到镇上。

  因为这几日是书院招生的日子,学子本来就多,倒也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。

  陶大春一进镇子就说道:“咱们人多,普通小酒楼肯定坐不下。

  我们先去百味居问问。

  那里上下两层,大概有二十张桌子,大家挤一挤应该能坐开的。”

  吴承宣笑道:“好,若不行,咱们买几坛酒去江边喝也可。

  今天主要是来听小师弟讲故事的!吃什么无所谓。”

  “是极,酒楼里恐怕也没有这么多菜。

  陶师兄,跟掌柜的说,白米饭管够就行!”

  “最好配上咸菜。”

  “对,酒不够,兑水也可。”

  “哈哈哈…”

  众人白饭就咸菜,喝假酒的愿望没有实现。

  百味居的掌柜听说是万松书院的学子要包场,马上就命人采购食材。

  虽然没有太多花样,但也是酒肉管够。

  贾琼坐在一楼大厅中央,充当了一回说书先生,将自己游历九边的见闻一一道来。

  河套之战是大家关心的重点,贾琼也详尽的说了一遍。

  当然很多细节都略过了,战争的残酷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。

  还有就是他的小说也是众人关心的,大家都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出下一部。

  贾琼之前因为外出游历,也没有时间写小说。

  现在入学之后应该还是有些空余时间的,所以当即表示会尽快开新书。

  在场的众多武侠迷这下可是激动坏了,书荒的日子终于要到头了!

  射雕三部曲前两部写完了,第三部《倚天屠龙记》写的是元末明初的故事。

  涉及造反情节,这个有点敏感,所以贾琼暂时不打算写。

  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,但若论意气之豪迈,行笔之光明,胸襟之开阔,唯有乔峰。

  贾琼也最喜欢乔峰,他第三部书就打算写《天龙八部》了。

  因为书院规矩,大家都没有多喝,浅尝辄止。

  天一擦黑就散场了,不过众人都觉得很尽兴。

  新生们约了明早山脚下集合一起上山,就各自散去。

  老生们和几个今天要入住的新生,则是一同返回书院。

  这么多人一起上山,虽然是走夜路,倒也不怕出意外。

  他们回到书院里时刚好戌时,没有违反院规,让等着抓众人小辫子的监院白等了半天。

  这么多人一起消失,那些没有出来看热闹的老生们不可能注意不到。

  等他们回来一问,得知他们是跟小诗仙一起出去喝酒了,一个个后悔的要命。

  第二天早上,贾琼头戴斗笠,背着弓箭,腰悬宝剑,用长枪挑着包袱就出了门。

  他这个造型像侠客多过像学子,引得路人纷纷侧目。

  他到达凉亭时,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。

  贾琼有过目不忘之能,自然把大家的名字都记住了。

  所以一一跟大家打招呼,没有任何生疏感。

  大家也是对他的这身打扮感觉新奇不已,陆羽和宋勉比他来的早。

  小胖子一见就惊呼道:“玉京兄,你这一身也太英武了!

  不过你这是要去书院,还是打算去参军啊?”

  贾琼笑道:“我每天都要练功的,这些都用的到。

  当年有位长者曾经问我,为什么要练武。

  我跟他说“晚辈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,现在并无从军之念。

  但他日若有家国危难之时,晚辈亦愿投笔从戎。

  血洒疆场,马革裹尸,总强过只能做那“直把杭州作汴州”之叹。”

  宋勉闻言击节赞道:“玉京兄河套一战,击败蒙古大军十余万,救数十万百姓于危难,已经是在践行自己的誓愿了。

  有壮志而能酬,实是我辈楷模。”

  小胖子陆羽听了贾琼的话激动的不能自已,他大声说道:“按剑从河曲,歌谣满帝京。

  如此壮举,岂能让玉京你专美于前。

  我决定了,我以后也要练武,玉京你一定要教教我。”

  “我也想学武,请玉京兄也教教我。”

  “还有我!”

  “也算我一个。”

  ……

  贾琼一席话就勾起这群少年的热血,对此他早有预料。

  他点头笑道:“你们要是有兴趣我都可以教。

  不过咱们是来书院读书的,练武强身可以,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,千万别本末倒置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89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8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